图源:Shopee官网 作者 徐晓倩 编辑 史成超 来源:时代财经 两大东南亚电商巨头在巩固主战场之外,都在为攻克下一个堡垒准备着。 知名跨境电商平台Shopee的出海业务踩了急刹车。 今年3月6日,Shopee关闭了法国的站点,该站点仅运行了4个月。同一个月,Shopee再次关闭印度站点。6月18日,Shopee继续关闭西班牙站点,有商家向时代财经反映,他们已经收到了闭站的通知。至此,Shopee的欧洲站点只剩下波兰一个独苗。 屋漏偏逢连夜雨,Shopee的坏消息不止一个。近期,有媒体爆料称,Shopee正在执行裁员计划。一位新加坡员工向时代财经表示,他也收到了集团的内部信,裁员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支付和外卖业务。 裁员、撤站,就在Shopee败退全球化之际,与Shopee厮杀多年的老对手Lazada选择把欧洲市场作为全球化的第一站。虽然二者避开了同一片战场,但是开拓东南亚以外的增长点,已经成为巨头们达成的共识。 小卖家半个月无订单,靠618找回希望 刚刚过去的618,Shopee商家李薇晒出了大促的战绩,当天的销售额终于有了质的飞跃,三个店铺的利润加起来突破了1000元。 此前半个月,李薇的店铺营业额几乎陷入停滞。作为一项兼职副业,1000元的利润足以支撑李薇长期做下去。 Shopee,亦称虾皮,成立于2015年,凭借着低价模式很快收割了东南亚市场,并且被冠上了“虾多多”的称号。 李薇属于无货源的铺货式大军,被称作国内电商平台的搬运工,搬运平台包括拼多多、1688、中国供应商、批发户网等。他们不需要花费大量成本采购产品、囤货,往往通过“一件代发”投递到Shopee位于中国的中转仓,再由Shopee完成余下的物流服务。 业内用一句话概括广大商家的生存模式:拼多多进货,虾多多卖货。 无流量、零订单是Shopee新商家的常态,在后台订单量持续挂零的日子里,李薇唯一能做的是坚持每天上新铺货,这是通往流量和转化率的必经之路。“如果50款不够,那就上新100件,前期一定要用上新换来访客量。” 门槛低意味着竞争压力大,看似0成本开店的模式,隐藏着一场有关低价的腥风血雨。 “价高了没人买,价低了不赚钱。大陆的商家是最卷的,比如开店只有半年的商家,只有在定价比其他人低的时候才有可能出单,这已经压到了保本的程度。”李薇说道。 选品和定价是无货源卖家运营店铺的关键因素。每次上新前,浏览抖音视频、偷窥同品类卖家的选品是她的必修课。全平台跟风抄袭已经成为商家们公开的秘密,任意一个同品类的商家,几乎都有爆款店铺的影子。 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、货源质量参差不齐,退货、物流问题成为家常边饭。“赚不赚钱就看物流能不能算明白了,物流占了成本的1/3,海外运回国内的代发仓成本太高了,尤其是客单价较低的品类,只要有一单退货,商家肯定要亏钱的。” 与李薇的零经验入局不同,黄波是有着8年电商经历的老手,他能在Shopee上一路避坑。 随着Shopee全球开店版图的遍地开花,黄波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有潜力成为黑马的站点,他几乎在每个站点都开店。不同于铺货式大军,黄波通过自己搭建供应链以及和工厂合作等方式,在效益比较好的地区,大促一天的销售额能达到3万元,订单量超过2000单。 连关三站,扩张后急速刹车 “走,去东南亚淘金去。” 这是黄波2020年在电商圈里最常听到的话。小红书平台上有关Shopee的笔记超过6万条,热度远高于只有1万条笔记的竞争对手Lazada。此外,围绕Shopee开店还衍生出一门有关小白商家的进阶培训课程,价格从3000元到6000元不等。 Shopee所依托的母公司Sea,成立于2009年,于2017年10月25日在纽交所上市,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家上市的跨境电商公司。 今年年初,市场研究机构Apptopia的数据显示,Shopee成为2021年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购物APP,排名第二的是sheln,阿里系Lazada排名第九。 像黄波这样的电商老手,往往是从淘宝、拼多多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。在黄波看来,国内电商平台免不了要交推广费,一旦有一段时间停止缴费,数据就会遭遇断崖式下跌,于是他决定把赚钱阵地转移到海外市场。 与国内电商大促拉长战线不同,Shopee的大促节点只持续一天,这意味着商家能把所有热情和优惠力度集中在大促当天,去年双11大促,黄波当天的销售额是平日里的5倍。“旺季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爆单。” 与此同时,Shopee把抢人的目标放在了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大厂。一位头部互联网大厂员工向时代财经说道:“当时Shopee重点挖技术人员,办公点是新加波,还给出当地落户、高薪酬等诱人的条件。” 伴随东南亚主战场的取得阶段性胜利后,Shopee开启了全球化的野望。出走东南亚的第一站是巴西,2019年10月,Shopee开始在巴西运营,一路顺风顺水,成为巴西下载量最高的购物APP,到2020年底,Shopee巴西站跨境电商团队超过250人。 巴西市场的小试牛刀给了Shopee扩张的勇气,之后,Shopee把站点范围扩张到拉美地区的墨西哥、智利、阿根廷等国家。次年,Shopee又盯上了欧洲市场,进驻西班牙、波兰两国。 不过,“烧钱补贴”模式的弊端很快显露出来,Shopee背后的母公司sea,仍然处于连续亏损的状态,且亏损仍在扩大。2019年至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达到14.58亿美元、16.24亿美元、20.43亿美元。 不到三年的时间,Shopee的发展版图涵盖了拉美、南亚、欧洲三大地区。就在Shopee高歌猛进之时,持续的亏损让Shopee不得不急速刹车。2022年第一季度,Shopee电商收入15.2亿美元,低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15.9亿美元。Similarweb数据显示,Shopee法国站点在运营期间每月仅吸引几十万独立访客。 “大多数大陆商家都优先考虑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,因为拉美和欧洲的运营点不够稳定,物流成本以及消费习惯都是避免不了的问题,商家也不敢冒然开店。”黄波向时代财经说道。 今年3月,以法国、印度、西班牙站点相继关闭,Shopee不得不思考盈利问题。 巨头大战烧到海外电商 谷歌、淡马锡和贝恩咨询联合发布的报告《e-Conomy SEA 2021报告》预计,2025年,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40亿美元。 资本的嗅觉往往最为敏感,海外电商逐渐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第二战场。Shopee母公司背后最大的投资方是腾讯,持股18.7%,另一个盘踞东南亚十余年的公司则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公司Lazada。 东南亚电商之战又回到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正面交锋。交战初期,Lazada是先入局者,随后Shopee以低价补贴弯道超车,在获得印尼市场领先地位后,Shopee逐渐在各项数据中超过Lazada,并且率先开启全球化。 暂时处于下风的阿里巴巴不得不加快步调,今年年初,任命蒋凡为国际零售商业业务的负责人,具体包括速卖通、Lazada、Trendyol以及Daraz等子公司。 阿里巴巴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,Lazada全年订单量增速达到60%,是阿里体系内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。截至2021年9月底,Lazada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在过去18个月中增长了80%,达到1.3亿,月度活跃用户在过去18个月中增长超过70%,达至1.59亿。Lazada的订单增长量超过60%。 巨头的竞争态势不是西风压倒了东风,便是东风压倒了西风。自从Shopee退败欧洲市场、收敛锋芒之际,Lazada选择进攻欧洲市场。 6月初,42岁的董铮成为Lazada的新任CEO。在这之前,Lazada的本土化走得并不太平,遭遇四年更换四位CEO的尴尬处境,有媒体报道称,阿里曾试图将在中国市场验证后的经营和管理办法复制到东南亚,但这套策略并未快速奏效。部分从中国派遣的中、高层员工无法融入 Lazada,很快又被调回中国。 回到今年的全球化版图,出海遇挫的Shopee选择了保守战略,继续保全拉美市场,Lazada则选择把欧洲作为全球化的第一站。 不过,Lazada和Shopee的竞争并没有缓和的迹象。有媒体报道,在新加坡三大名校的校招上,Shopee的数据分析岗位为了从Lazada抢人,开出5500新加坡元(2.6万元人民币,职位:数据分析师)和6500新加坡元(3万元人民币,职位:数据分析师)的薪水,而当地普通应届毕业生的薪水为3500-4000新加坡元。 可以看到的是,两大东南亚电商巨头在巩固主战场之外,都在为攻克下一个堡垒准备着。接下来的重点就是,拉美站和欧洲站谁能率先开花落地。 (文中李薇、黄波为化名) |